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
苏州农商银行:筑牢基层金融安全屏障 彰显金融机构责任担当

2025-11-04   阅读量:7

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,筑牢金融安全防线,今年以来,苏州农商银行各支行结合不同场景特点,开展多种形式反诈及金融安全相关宣传活动,以实际行动履行地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,切实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。


聚焦水产旺季,送金融安全到“家门口”


金秋时节,螃蟹飘香。苏州庙港市集和七都吴溇水产交易市场迎来了螃蟹销售旺季。为保障市场商户的金融权益,苏州农商银行庙港支行针对市场内商户的高频现金使用特点,开展“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‘钱袋子’”主题宣传活动。


活动中,庙港支行工作人员以水产交易现金场景为切入点,通过实物展示、现场演示,手把手教经营户识别第五套人民币水印、安全线、光变油墨等关键防伪特征,帮助其掌握“一看、二摸、三听、四测”反假币技巧;结合农贸市场现金容易沾染水渍油污的特点,宣传维护人民币整洁度的重要性,引导商家爱护人民币。


考虑到小商贩在日常交易中零钱使用较多,庙港支行工作人员随身携带苏州农商银行定制“零钱包”,告知经营户可通过银行柜台、微信、电话预约“小面额零钱兑换服务”,解决交易旺季中的“找零焦虑”。同时,工作人员明确解读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”的管理条例,强调现金法定流通地位,提醒经营户尊重消费者支付选择权,维护良好支付环境。


走进校园阵地,织密师生反诈“防护网”


为切实增强在校师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苏州农商银行兴化支行走进兴化市景范学校,以“反诈拒赌,守护成长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安全宣讲活动。


活动现场,兴化支行工作人员摒弃晦涩的专业术语,用浅显易懂的语言、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,将反诈拒赌知识娓娓道来。针对学生群体高频接触的网络场景,工作人员重点拆解“游戏皮肤诈骗”“刷单返利”两类典型骗局,深刻揭示其危害性。


互动问答环节中,现场气氛愈发热烈。兴化支行工作人员结合反诈知识设计趣味提问,同学们积极举手抢答,防范意识在互动中快速提升。同时,工作人员向每名学生发放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手册,并鼓励学生化身“家庭宣讲员”,将当天学到的反诈知识带回家,向父母、长辈分享反诈案例与防范技巧,实现“教育一个学生,带动一个家庭”的辐射效应,形成家校联动的防范合力,让反诈安全意识进入家家户户。


守住柜面防线,筑牢反洗钱“安全墙”


面对电信网络洗钱手段高科技化、形式多样化的严峻形势,苏州农商银行东太湖支行围绕“厅堂网点+企业宣传”双阵地,以“内部强能力、外部广覆盖”的思路,开展多维度反洗钱宣传活动,切实增强风险防控实效。


东太湖支行将员工反洗钱能力培养作为基础工程。定期组织全员参与安全意识教育与防范制度专题学习,深入剖析洗钱犯罪的新动向、新手法;从查堵的洗钱可疑案例到风险预警信息,员工从真实案例中强化反洗钱意识,熟练掌握识别、报告可疑交易的操作规范,为反洗钱工作筑牢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
厅堂作为服务客户的核心场景,成为反洗钱宣传的重要阵地。在厅堂柜台区、网银体验区、理财咨询区等客户高频停留的显著位置摆放反洗钱宣传折页。东太湖支行大堂经理在引导客户办理业务时,会结合客户业务类型进行针对性讲解;柜面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转账、汇款业务时,会主动细致询问资金用途、收款人身份及双方关系,对“大额现金存取”等可疑情形进一步核实客户需求,耐心提示风险,严格落实提醒职责。


苏州农商银行持续聚焦民生需求与风险防范重点,以场景化、精准化的宣传服务,开展形式多样的“防非反诈”宣传活动,不断强化公众金融安全意识,将金融安全防线前移,为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、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。


钱晓蓉、钱莹莹、赵瑾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