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涟水农商银行以“党建引领、监督重塑、机制创新”为主线,在融合党的领导、优化治理架构、强化监督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,形成具有涟水特色的公司治理实践路径,为全行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坚持党建领航,赋能治理升级
涟水农商银行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公司治理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通过“制度设计、战略协同、文化浸润”三维发力,实现党建与治理同频共振。一是制度先行,构建融合框架。严格落实“党建入章”,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组织“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”“前置研究重大事项职责”“机构设置”三大核心内容,形成“党委领导、董事会战略决策、审计委员会监督制衡、管理层执行落实”的现代治理体系。同步制定《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规程》,围绕战略规划、经营管理等四大领域梳理21项前置清单,确保党委会对“三重一大”事项的把关定向作用。二是战略共推,锚定发展航向。以“精品银行”三年规划为引领,将党委领导班子重点任务与年度“1445”战略目标深度融合,把14项重点项目纳入领导班子成员领衔督办清单,并通过机关部门3K考核体系按月跟踪问效,推动战略目标从“纸面”落到“地面”。三是文化铸魂,厚植品牌根基。打造“红日文化”矩阵,以“红日文化”“红心党建”“清涟农商”等品牌凝聚内部合力,以“红日金融”“涟心服务”树立外部形象,通过文化浸润提升队伍凝聚力与客户认同感,为公司治理注入“软实力”。
深化监督改革,提升治理效能
涟水农商银行通过“撤并转”优化监督架构,推动审计委员会从“形式合规”向“实质有效”跨越。一是平稳重构监督体系。2025年7月,该行依法撤销监事会,原成员按专长转任股权董事、独立董事、行风监督员,同步选举职工董事,代表职工参与决策监督,实现治理主体全覆盖。二是建强审计委员会职能。新组建由独立董事、股权董事、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,由南京审计大学教授、独立董事谷政任主任委员,全面承接原监事会财务、内控、风控等监督职责。同步修订《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》,明确会议频率、提案流程及表决机制,确保监督决策规范高效。三是聚焦“关键少数”精准发力。强化独立董事管理,董事会4名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均符合监管要求,其中3名为高校教授、1名为原国企高管,通过优化选拔机制、加强沟通及完善考核,今年以来独立董事已就关联交易、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24次,监督作用显著。
强化机制创新,激发治理活力
涟水农商银行借鉴兄弟行先进经验,结合自身实际,在股东管理、干部培养、考核激励等领域探索特色做法,推动治理机制动态优化。一是推进信贷与绩效改革,激活内生动力。党委牵头重构“三台六岗”信贷架构,明确前、中、后台职责边界,重点压实不良资产清收责任;建立“资源向一线倾斜”的考核体系,拉大客户经理绩效差距,引导“做小做散”普惠金融方向;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,年内3名支行长晋升部门总经理、6名青年人才出任支行长、15名基层骨干入选中层后备库,队伍活力显著提升。二是常态化开展关键领域排查。重点核查主要股东资质、股权质押及关联交易情况。对于重大关联交易,严格执行逐笔审批并获得独立董事独立意见;对存量股权质押,坚持“控制存量、严禁新增”原则,较上年末压降质押反担保股金占比0.14个百分点,并拒绝1笔高风险质押申请,切实防范治理风险。
涟水农商银行通过党建引领、监督重塑、机制创新,推动公司治理从“规范运行”向“价值创造”进阶。下一步,该行将持续对标省内系统先进单位,以更开放的视野、更务实的举措深化改革,为打造“小而美、小而精、小而优”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筑牢治理根基,以高水平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。徐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