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招季一到,不少应届生对着银行五花八门的岗位列表犯了难——管培生到底值不值得冲?科技岗真的像传说中那么高薪吗?柜员岗是不是只能 “坐穿柜台”?针对这些问题,我整理了银行秋招最核心的7类岗位细节,从职责到薪资,再到未来发展路径,帮你把“模糊选项”变成“清晰答案”。
先给大家一个直观感受:2025-2026年银行秋招规模不算小,光四大国有银行就放出近7.4万个岗位,整个行业预计招超10万人。但岗位热度差异很明显,AI 相关的科技岗、交易岗需求涨得特别快,这点你在投简历时可以重点关注。
这7类核心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?
管理培训生:银行的“未来管理者储备营”
如果你听说过 “管培生”,可能会觉得它是“高起点”的代名词——确实没错,但也没那么“虚”。这类岗位通常要经历1-2年的多岗位轮岗,柜台、客户经理、风控部门都可能待过。这有点像游戏里的“全职业体验”,目的是让你摸清银行的“五脏六腑”。
比如工行总行2026年管培生计划招90人左右,专业不设限;兴业银行还有FinTech方向的管培生,专门往数字化经营方向培养。不过要注意,管培生也分总行、分行和专项类,总行竞争最激烈,但起点和薪资也最高——像工行总行管培生年薪能到25-35万,分行的话大概15-25万。
金融科技岗:银行里的“技术大佬聚集地”
现在银行越来越依赖科技,这类岗位简直是 “香饽饽”。你可能会问,具体做什么?简单说,从银行APP开发到智能风控系统,再到客户数据挖掘,都离不开他们。细分下来有软件开发工程师、AI 算法工程师、数据分析师这些,比如农业银行研发中心给这类岗位的年薪是20-26万,招商银行网络科技更高,能到25-27万。
一个有趣的点是,现在银行招科技岗不只要“纯技术党”了,更偏爱既懂代码又懂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。就像工行“人工智能+” 专项招聘,要求入职后先在科技机构和分行轮岗一年,再回总行对接对公、零售业务 —— 毕竟技术最终要服务业务,懂行的人才能做出更实用的产品。
营销类岗位:靠能力说话的“收入弹性王”
这类岗位分对私和对公,简单说就是“卖银行产品”,但卖的东西不一样。对私客户经理主要推理财产品、信用卡,对公的则要跟企业打交道,做贷款、拉存款。薪资差异特别大,对私岗年薪大概8-15万,对公岗做得好能到10-25万,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户经理收入更可观。
比如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,底薪4600-5400元,但加上提成和奖金,收入能翻好几倍。不过这岗位很考验沟通能力和抗压性——你得能跟客户聊得来,还得扛住业绩压力。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,又想靠能力多赚钱,这类岗位可以试试。
柜面服务岗:银行的“门面担当”
这是银行最基础的岗位,也是很多人对银行的第一印象——坐在柜台后办理存取款、转账、开户这些业务。薪资不算高,一线城市年薪8-12万,浦发银行柜员月薪大概4000-6000元,但胜在稳定,适合刚毕业想“稳扎稳打”的同学。
别觉得柜员岗没发展,表现好的话也能晋升。比如从普通柜员升到高级柜员,再到柜面主管,甚至支行运营主管;也有人通过内部竞聘转到管理岗或分行部门。它更像职场的“第一块垫脚石”,能帮你培养细心和服务意识,毕竟每天跟钱和客户打交道,马虎不得。
风险管理岗:银行的 “安全卫士”
银行最怕的就是风险,比如贷款收不回来、遇到诈骗,这类岗位就是“防火墙”。要做的事挺杂:制定风控制度、监测反洗钱、审核信贷项目,还要做内控整改。薪资比较稳定,年薪10-20万,月薪大概6-8k。
这类岗位专业性强,需要懂金融监管政策,逻辑思维也要好。如果你对 “合规”“风险控制” 感兴趣,又不想做太有压力的营销岗,风控岗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而且发展路径也清晰,从风控专员到主管、经理,再到风控总监,一步步往上走。
产品支持岗:营销岗的 “幕后军师”
客户经理在前面“卖产品”,背后得有产品支持岗撑腰。他们要做产品研发设计、推广培训,还要跟踪产品生命周期,分析市场需求。比如银行要推一款新的理财产品,产品支持岗得先调研用户需求,设计产品规则,再培训客户经理怎么卖。
薪资跟风控岗差不多,年薪10-20万,稳定性强,跟银行整体效益挂钩。如果你喜欢“琢磨产品”,又擅长沟通协调,能帮客户经理解决产品疑问,这个岗位会很适合你。
运营类岗位:银行的“运转中枢”
银行日常业务能顺畅跑起来,离不开运营岗。细分下来有集约运营岗(处理后台集中业务)、线上运营岗(管线上业务)、国际结算单证岗(处理跨境业务)这些。薪资大概8-15万,远程银行中心、集约运营中心的岗位薪资会略高一些。
这类岗位要求细心、有责任心,还要懂点业务流程管理。比如国际结算单证岗,得仔细核对每一份跨境交易的单据,不能出错;线上运营岗要关注用户使用银行APP的体验,优化流程。如果你喜欢 “把事情理顺”,能沉下心做细节工作,运营岗会很匹配。
薪资差异背后:哪些因素在影响收入?
看了上面的薪资范围,你可能会好奇:为什么同一家银行,不同岗位、不同人收入差这么多?其实主要是这几个因素在起作用。
一是银行类型。股份制银行(比如招行、兴业)薪资普遍比国有银行高,人均薪酬能超过25万;国有银行胜在稳定,福利好,但起薪会低一点。二是地区,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薪资明显更高,比如上海的客户经理比三四线城市的同岗位,年薪可能多5-10万。
三是个人业绩,尤其是营销类岗位,收入跟业绩直接挂钩——做得好的对公客户经理,年薪能比普通的多一倍。学历也有影响,研究生比本科学历的薪资通常高2-5万,比如工行软开中心,本科年薪18-20万,研究生就能到22万。
2025-2026 年秋招:这几个趋势要注意
除了岗位本身,秋招趋势也很重要,选对方向能让你少走弯路。
最明显的就是科技岗和交易岗需求上升。AI相关岗位不用多说,各大银行都在抢人;交易岗也火了,比如工行新增了交易板块专项招聘,招 10 人左右,偏好经管、数理、计算机专业的同学;广发银行也在招投资交易岗,做资金营运、量化金融这些。
另外,“跨届报考”越来越普遍了。现在部分银行放宽了政策,允许往届生报考,这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——你可能要跟去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一起抢岗位,所以简历和面试准备得更充分才行。
还有乡村振兴相关岗位在扩招,比如农业供应链金融、智慧农信岗位,比去年多招了30%,部分国有银行还设了专项计划。如果你愿意去基层,或者对农村金融感兴趣,这类岗位竞争会小一些,还有政策支持。
银行网申简历修改、银行笔试备考,欢迎联系汪老师 153804006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