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刚结束招行第一批、平安银行第二批的笔试,还没来得及复盘错题,就刷到交行、杭州银行这些机构的提前批面试通知?眼看 1-2 周后这两家银行的面试就要陆续开启,我得提醒你一句:秋招想拿银行 offer,“等” 是最大的天敌。笔试、面试必须两手抓,不然忙活大半年,最后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笔试还没考,面试通知先来了?太正常了!
刚开始我也替同学们纳闷:笔试都没开始,面试邀约就找上门,这合理吗?要不要参加?现在准备面试是不是太早了?
其实想通银行招聘的逻辑就明白了:秋招笔试大多是总行统一组织的 “大锅饭”,但面试却是各分行自己说了算的 “家常菜”—— 时间自然有早有晚,完全不统一。笔试前收到面试通知非但不奇怪,反而越来越普遍。就像这次秋招,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就在笔试前两天,直接发了 AI 面试的通知。而且你可得记牢:不管是先面后笔还是先笔后面,这两场都得认真参加,缺一个都不行。
等收到通知再准备?大概率来不及!
把面试准备拖到最后,就像考前才翻书 —— 大概率慌手慌脚,根本拿不到好结果。银行秋招的节奏快得超出很多人的想象,这几点现实你必须认清。
说到准备时间,这才是最容易踩的坑。因为面试由分行自主安排,你永远不知道报考的那家什么时候突然 “空降” 通知。而从发通知到正式面试,往往连一周都凑不够,线上面试更夸张,给你的准备时间可能就 1-2 天。尤其是这两年超火的 AI 面试,通知发过来的时候,面试链接可能都附在里面了,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制。要是你这会儿才开始想 “该怎么答”,镜头前绝对会语无伦次。更别说秋招季大家都报了好几家银行,万一同时收到三四个面试通知,根本没时间临时抱佛脚。
更关键的是,银行面试从来不是 “一锤子买卖”。大部分银行会分两轮,招行这类甚至会有 2-3 轮,每一轮的考察重点还不一样 —— 可能第一轮考你的基本素养,第二轮就深挖你的专业能力,每一轮都藏着淘汰的风险。你要是等第一轮过了再准备第二轮,中间的时间差根本不够你补短板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 “隐形关卡”—— 初面。像中行、建行这些国有大行,往年常在笔试前就组织初面。别以为这只是 “提前聊聊”,这一轮的结果可能直接决定你有没有资格参加笔试,运气好的话,还能直接跳过后续轮次直通二面。要是你没提前准备,这道 “送分题” 很可能变成 “送命题”。
不同阶段,面试准备该抓哪些重点?
银行面试不是 “一套模板走天下”,不同时间段,准备的重心完全不一样。
现在是 9 月底到十一假期这段时间,各大银行的面试基本以线上面试为主,AI 面试绝对是重中之重。准备的时候别光背答案,要提前把 “职业规划”“抗压经历” 这类高频问题的思路理清楚,最好备支笔和纸,收到题目先列个提纲再开口,避免回答得杂乱无章。
等十一假期一过,面试形式可能就变成线上线下结合,这时要把精力转向半结构化和无领导小组讨论。半结构化面试要把自我介绍、实习经历这些基础内容打磨得足够细致 —— 比如面试官问 “你实习中最有成就感的事”,别只说 “完成了项目”,要讲清楚 “你做了什么、解决了什么问题、带来了什么结果”。无领导小组讨论则要练 “协作感”,别抢着当 “领导者”,也别全程沉默,学会认真倾听后补充观点,或者在讨论跑偏时及时拉回正题,这些细节更能打动考官。
到了 11 月份,国有银行面试全面铺开,面试会以线下面试为主,群面会成为主流。这时除了练内容,还要注意仪态、表达流畅度这些细节,毕竟线下和考官面对面,你的精神状态一眼就能被看穿。
最后再啰嗦一句:要是你还没投递银行网申,现在真的要抓紧了,很多岗位已经在陆续关闭通道;已经考完笔试的,别光等着出结果,面试准备现在就得提上日程。秋招就像一场马拉松,比的不仅是速度,更是准备的充分度。愿你既能接住笔试的考验,也能扛住面试的压力,早日拿到心仪的 offe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