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3类主流合同类型:别把“临时工”当“正式工”
1.劳动合同(正式编)
适用人群:校招主流(管培生、通用岗等)、社招核心岗位(部门负责人、资深客户经理)。
核心权益: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缴纳(公积金12%+ 补充医疗),享受企业年金、住房补贴等福利,晋升不受限制。
注意点:合同首页会注明“直接与XX银行签订”,甲方为银行总行或分行,而非第三方公司。
2.劳务派遣合同(外包岗)
适用人群:信用卡客服、柜员助理、催收岗等基层岗位,多通过劳务公司招聘。
核心限制:工资由劳务公司发放(比正式工低20%-30%),福利仅基础五险,晋升到支行管理层几乎无望。
转化难度:股份制银行每年约5%-10%的劳务派遣员工可转正式编(需年度考核前10%),国有大行转化率更低(不足3%)。
3.三方协议(应届生专属)
性质:校招过渡协议,不等同于劳动合同,需毕业后签订正式合同。
关键条款:违约金(国有大行多为5000-10000元,股份制银行可能更高)、岗位承诺(需明确“录用后签订劳动合同”而非劳务派遣)。
二、签约必知5条规则:避免踩坑
1.签约时间节点
秋招Offer发放后15-30天内签订三方协议(逾期视为放弃)。
应届生毕业后30天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(否则可能影响社保缴纳)。
社招员工入职当天签订劳动合同,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内(如3年合同对应6个月试用期)。
2.合同必备条款
明确岗位(如“公司客户经理岗”而非模糊的“综合岗”)、工作地点(具体到XX分行XX支行)。
薪资结构:基本工资 + 绩效比例 + 年终奖发放标准(避免“面议”等模糊表述)。
违约金约定:仅两种情况合法 —— 培训服务期(如银行支付了海外培训费用)、竞业限制(离职后2年内不得入职同业)。
3.试用期规则
最长6个月(3年以上合同),试用期工资不低于正式工资80%(如正式月薪8000,试用期不低于6400)。
试用期内离职:提前3天通知即可,无需支付违约金(三方协议除外)。
4.异地岗位签约注意
跨省分行岗位可能要求“5年内不得跨省调动”(尤其县域支行),需在合同补充条款中注明。
本地户籍优先的岗位(如农商行),合同可能绑定“服务期5年”,违约需支付高额赔偿金。
5.合同续签规则
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前30天,银行需书面通知是否续签(未通知视为默认续签)。
连续签订2次固定合同后,员工可主动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(银行不得拒绝)。
三、无固定期限合同:如何拿到“铁饭碗”
1.3类转化条件
年限达标:连续在银行工作满10年(从签订首份劳动合同起算,劳务派遣年限不算)。
次数达标:连续签订2次固定期限合同(如2022年签3年,2025年续签3年,2028年可要求无固定期)。
视同无固定期:入职满1年未签订书面合同,法律上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。
2.实操差异
国有大行:满10年自动转为无固定期合同,无需申请。
股份制银行:可能要求“近3年考核均为B级以上”,部分银行会设置“管理岗/技术岗优先”。
城商行/农商行:更看重“本地服务年限”,在县域支行工作满8年 + 本地户籍,转化更易。
3.优势与限制
优势:无合同到期失业风险,裁员时需优先保留(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1条)。
限制:并非“终身雇佣”,严重违纪(如飞单、数据泄露)仍可解除合同。
了解更多,请联系福久教育郭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