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的编制情况比较特殊,不像公务员、事业单位有统一的 “编制” 概念,主要分为体制内属性的银行和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,两者的用工性质差异很大,具体可以这样分:
一、有“体制内”属性的银行:央行和政策性银行
中国人民银行(央行)
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,性质是“国家行政机关”,总行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编制,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;
分支机构实行“行员编制”,不属于公务员,但待遇和管理参照公务员体系,稳定性极强,招录通过央行单独组织的考试。
政策性银行(国开行、进出口银行、农发行)
属于 “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”,没有行政编制,而是事业编制 / 行员编制,由国家拨款支持,不以盈利为目的;
用工稳定,福利体系接近体制内,招录通过自主招聘,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国考。
二、商业银行:市场化用工,无传统“编制”
我们常说的 “六大行”(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)、股份制银行(招行、浦发等)、城商行(如北京银行、上海银行)等,都属于商业银行,完全市场化运作,没有编制一说,
正式员工
通过校招(秋招、春招)、社会招聘(少量)进入,签订劳动合同,享受完整的薪资福利(五险一金、年终奖、补充医疗等),稳定性高,是银行的核心用工形式。
虽然没有 “编制”,但只要不违反重大规定,基本不会被辞退,业内常说的 “银行正式工” 指的就是这类。
总结:
想进“体制内”属性的银行:考央行(国考或分行考试)、政策性银行,稳定性和待遇有保障;
商业银行:以“正式员工”为首选,通过校招进入是最常规的途径,虽无编制,但福利和稳定性足够安心~
简单说:银行里的“编制”更多是“稳定性”的代名词,选对用工形式比纠结“有没有编制”更重要~
更多最新秋招资讯,欢迎联系樊老师:17351037302